
为什么不该看字幕
本文不是为了抨击字幕,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全程关注字幕确实会导致你和其他人“看的不是同一部作品”。
字幕的存在有其必要性,特别对于以日美作品为主的观众而言字幕是理解故事流程最有效的手段,毕竟不是人人都有无需字幕无障碍观影的外语能力。
国产动画大多也自带字幕甚至自带双语字幕,其动机同样可以理解:照顾听力存在缺陷的观众、照顾外国观众扩大市场等等原因。但那些为了噱头加方言强制让观众看字幕的做法本人是欣赏不来的。
本文不是呼吁影片去掉字幕,而是希望有能力无需字幕观影的观众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影片本身而不是字幕上,更广泛地说是关注文字以外的内容。
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每个镜头的构图,运动镜头所带来的构图转换,镜头和镜头的组接,还有利用音响叙事、氛围营造,这些不是几行字幕能够概括的,这也是影视作品不同于文学的原因,影视作品使用视听语言而不是文字来传达信息。
大部分观众习惯使用文字来理解作品,以至于作品本身使用他们的母语时仍然习惯于看字幕,因为文字在日常生活的使用如此广泛、如此自然,让人无意识选择这种形式,却忽略了创作者真正花了大量心力的“音“和”画”。
画面构图是有层次、 有纵深,本身具备叙事能力,视剪辑手法还可能和上下文一起展现更加丰富的信息,一味关注文字丢了画面可谓捡了糟粕,丢了精华。
最容易暴露问题的环节就是作品里的无对白段落:当角色不再谈话,很多观众会茫然失措不知道创作者想表达什么,甚至不会尝试去理解创作者想表达什么,因为他们从作品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字幕(对白、文字)消失了。
“视听盛宴”应该是形容那些或通过运动镜头、或通过角色走位、或通过改变光影、或通过剪辑、或通过音响效果不停地在视觉、听觉上展现丰富信息的作品,它不是动作片的专利,也可以是悬疑片、文艺片等任何题材的作品。
那些大部分时间是干巴巴的对白叙事,或堆砌毫无营养的段子然后加点动作戏、加点爆炸大场面的作品不是“视听盛宴”而是“视听垃圾”。当然,垃圾食品偶尔吃吃也还不错。
最近看了部法国动画,因为不像中英日那些我可以把大部分乃至全部精力放在画面上的作品,听不懂法语所以视线要不停地在画面主体和字幕间切换产生强烈了不适感,所以有了这篇随想,不由感慨语言确实是理解作品的门槛。